有一说一,这两年增程是真的很火。不仅问界理想持续发力,奇瑞长安也强势入局。
这就使得,2年前还要卖30多万的增程,现在可能10多万就能入手了。关键是,冰箱彩电大沙发一样不缺,简直不要太爽。
这让我们这些普通人,真的要按捺不住了。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瞄准了“富哥”才得翻身的增程,会适合我们这些普通人吗?
咨询了一些从业者,他们劝我说,如果你没有条件的话,最好还是不要碰增程。这是行业趋势使然,其实只要弄清普通人买增程的初衷,就懂了。
普通人买增程的初衷是什么?
这一点必须理清。因为我发现很多人提及增程时,往往不知道他们自己在说什么。
譬如,一种顽固的印象就是,30万的问界是增程,15万的哪吒也是增程。
这仿佛没什么。但是类比到油车就明白了,我们首先会想,宝马是豪车,宝骏是买菜车——你会羡慕宝马的体验而买个宝骏吗?非也,只是囊中羞涩罢了。
这就很清楚了,尤其是很多普通家庭的车主,把增程想得太美好了。殊不知人家体验好,因为本身就是豪车,跟增程没啥关系。
然而这些低价的增程,就是瞄准了这种心理,让你10万级车辆,也能享受冰箱彩电大沙发,简直不要太给力,快来呀!
但实际体验呢?用脚趾头想,要宝骏有宝马的体验,怎么可能?
毕竟,那些好的增程都是5米左右的大车,悠然置身其中,启动按摩座椅,往后一躺,打开大彩电,简直优美如画...
然而那些10万的增程只是紧凑车,身体庞大一点,必须蜷缩着身子,够难受的,就这情况,给你大沙发有什么用?还不如砍掉这些功能,再降个一两万。
此外,就是“可油可电”的体验,或许也不那么美好。
因为这个前提是你得有家充,富哥人手一个车位,简直不要太香。普通人或许车位都没有,只能把车停在马路边上,更不要提什么家充了。
只能去外出充电,肯定很麻烦。若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那么,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麻烦。
第一个麻烦就是充电越来越难
说白了就是,普通车主想要更好的充电体验,只能寄希望于公共电桩的发展。
现状似乎很乐观,因为很多车企对电桩的发展与投入,力度相当大。
比如,华为联合比亚迪、长城、奇瑞等11家车企,组成超充联盟,根据他们的目标,是在今年内至少建立10万座超充桩,覆盖主要城区和80%的高速。
考虑到中国速度,配套设施的建设只能更快,这真的很乐观,无比乐观。
然而,这正是车企想要营造的结果,只有这样你乐观了,才没后顾之忧,一拍手,一跺脚,就买了,然而...
这个数字看似很大,够用吗?
现实或许很骨感!从实实在在的数字来看,2023年公共电桩的增量是93万,而新能源汽车的增量却是950万——相当于,建了1根电桩,却多了10台车来争抢。
这怎么看都不够。而且从长远考虑,这个缺口只会继续拉大。所以,你或许以为明年会好一点,实际没准却是更糟了。
别以为这不可能,这种感觉其实并不陌生。
譬如,10年前我国才0.6万个车位,现在都1.6亿个了。这个增长岂不更乐观。但这些年来,你觉得停车是更容易了,还是更难了呢?
第二个麻烦就是,增程有望率先完成历史任务,变成过时产品。
究其原因也就是固态电池要来了——
以大厂宁德时代、卫蓝、上汽...等给出的量产节点,普遍是2026-2027年的样子。
届时,纯电汽车就能实现续航1200公里,10分钟充满,还能杜绝起火...
听着是很完美!但这跟增程有啥关系。况且,增程也装上固态电池,岂不是更好了吗?
然而,这么想就搞笑了,好比狼来到羊群,却把它当成了保镖一样。
因为增程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弥补电车的续航不足,才塞进一套内燃机。如果电车的续航都没问题了,还要增程干嘛?
所以,固态电池一旦上车,增程就会立马凉凉,比油车还快。一旦沦为过时产品,后续使用肯定越来越难,尤其是零部件维修。
因为增程本身都很小众,便宜的增程就更小众了。如今汽配厂也在经历寒冬,按照他们说法就是,他们根本就不想伺候这些小众车,往往都是亏本卖了,但是车主还嫌贵。
更加不能忽视的是,增程还有油电并行的两套系统,想要故障率想低,可能吗?
结果就是,苦心孤诣找一个替换零件,根本找不到,就算找到了,只有忍受别人坐地起价,说的难听点,人家根本不在乎你这点市场,不修拉倒!
总得来说就是,增程也不是完全没有优点,譬如油耗,不管怎样都比油车省很多。譬如性能,电驱的体验也算酣畅淋漓。
但是,对普通人而言,一台低价的增程汽车,或许真不是什么最优解。
所以,还是那句老生常谈,适合自己的车辆才是最好的,不要老听别人的建议,更不要盲目跟风。
毕竟,盲目跟风,比老听别人的建议更加愚蠢——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