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美国的制裁并未遏制华为的强势崛起,如今欧盟的反补贴税就能阻止上汽的前进脚步吗?
日前,欧盟委员会已经正式发布文件,如果无法和中方协调出解决方案,则将于7月4日开始针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关税。
先不说这里要不要或者能不能达成所谓的解决方案,这一出加征临时关税纯粹就是自欺欺人的自保行为罢了。年初不久刚撤销燃油车禁售令,现在又来加征关税,欧洲车企面对中国新能源车也许并没有太多慌乱,但欧盟却替它们展示出恐慌。
为此,上汽集团也发布了《关于欧盟委员会反补贴税决定的公开声明》,对这一决定深表关切,但更多的是遗憾。
为什么是上汽?
目前,欧盟对所有进口车都征收10%的关税。而加征关税的文件显示,对比亚、吉利和上汽分别要加征17.4%、20.0%和38.1%的关税,因而以上三大车企如果要将新能源车出口欧洲,就要分别缴纳27.4%、30%,以及48.1%的关税。
除了以上三家,但凡参加调查但未被抽样的中国车企都将要面临加征21%的关税,而那些不配调查的中国车企,则加征38.1%。
按照这加征的数值,是上汽拒绝了抽样调查吗?其实也不是,此前上汽已有回应,已经按照WTO和EU规则,提供了所有与反补贴调查相关的必要信息。但同时也指出,诸如电池的配方等商业敏感信息,本应不属于该范畴。
然后就是不出意外的,上汽集团被指定要求加征最高额的关税,说白了,就是被欧盟针对。原因无他,下面一张图就能说明一切。
你没看错,上汽集团出口欧洲的汽车已经达到二十万辆以上,占中国车企出口量的70%以上。一款MG4 EV直接在欧洲大陆卖爆,被欧洲媒体人盛赞为“今年开过的最好的汽车”,甚至认为它就是“大众汽车的杀手”。
可以说,现在的MG对于欧洲本土的汽车企业而言,就像当年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可惜的是,欧盟并没有接纳这条“鲶鱼”的魄力。
欧洲车企怕了吗?
面对欧盟加征关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称这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是以“维护公平竞争”为名行“破坏公平竞争”之实,是最大的“不公平”。
另外,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同样反对欧盟对华电车的加税决定,声称:保护主义抬头,损害欧洲利益。甚至在相关决定公布后,欧洲多国表示了强烈反对。
挪威财政大臣韦杜姆表示,挪威不会跟随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此次加征关税与挪威政府并不相干,并认为这一做法也不可取。
德国联邦数字化和交通部长福尔克·维辛表示,产业发展需要开放的市场,而不是贸易战和市场孤立。欧盟此举可能会引发“贸易战”,不仅没有保护欧洲汽车产业发展,反而会伤及德国车企。
匈牙利国家经济部同样发表声明称,匈牙利不会支持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而且欧盟应该支持贸易自由化,而不是征收惩罚性关税。
原本欧盟反补贴调查是为了削弱中国出口车型对欧系产品的竞争力优势,进而推动供应链与生产本地化。但这一想法显然并没有获得多少国家的支持,毕竟公平竞争才是进步的原动力,保护政策出台无可厚非,但过度打压竞争对手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加懦弱。
作为现代汽车的发祥地,欧洲车企拥有深厚的底蕴和强大的技术储备。而那些生意人更明白企业生存的根本并不是恶性竞争,而是直面对手然后做出回应。
MG是自主品牌?
与其说欧盟针对上汽,确切来说是针对上汽MG。
2023年,中国出口了155万辆电动汽车,其中40%销往欧洲,而上汽MG是这次汽车出海的绝对主角。
就比如MG4 EV,上汽集团和MG品牌赋予它“全球车”的使命,凝结了上汽集团全球研发布局的技术资源,是“全球首款纯电钢炮”。不仅是全球20万元内唯一“3秒破百”的车型,而且还同级独享XDS弯道动态控制系统、同级唯二后驱架构、同级唯二五连杆独立后悬架等等。
在不知不觉间,MG已经造出了同级内遥遥领先的车型。只是这个源自英国的品牌,现在却被拒绝于家门之外。
不为什么,因为它现在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自主品牌,哪怕它拥有的100年历史中,绝大部分时间与我们无关。但它最终扎根在中国,在这片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中,挣下了一席之地。而后,它又重新将目光瞄向更广阔的全球市场。
要如何去做海外市场,上汽乘用车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陆家俊曾在粤港澳车展的一次访谈中提到:“我们敬畏每个市场,尊重每个市场,所以首先要确保车型品质当地市场的法规公告”。
所以我们看到,无论是MG4 EV还是Cyberster,不但以全球思维去进行开发,而且都拥有五星安全车身的保护,符合包括环保认证等欧洲很多严苛的标准。也正因如此,MG才能成为英国市场唯一能进入前十的中国品牌。
结语
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整个历程里,洋品牌曾经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而在全球文化冲击下,我们也曾经以为欧美的英雄主义就是现实写照,直到华为被制裁,MG被加征关税。
也许我们都不再相信别人会给予我们公平竞争的机会,但肯定相信自己拥有排除万难的能力。华为如此,MG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