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荣耀手机 > 小说《一生何求》:从小人物的内心,看到命运的大江大河

小说《一生何求》:从小人物的内心,看到命运的大江大河

发布时间:2024-07-19 08:33:10 发布用户: keshitu

毕啸南的长篇小说《一生何求》的灵感来自于一棵陪伴他成长的野桃树:

起初它只有半尺高,长在墙角,歪歪扭扭的。毕啸南的父亲说约莫是哪只鸦鹊衔来的桃核生了根,要把它除去。母亲却说一条命哪怕是意外,也有活下去的权利。第三年春,桃树疯长,但它结的果子酸涩,枝桠也长到邻居家。母亲一边锯掉它的斜枝,一边念叨着:“你有你的命呀,你再努力也长不成参天的树呀!”又一年,它的根茎扎裂了墙角,父亲便再也不顾母亲的劝阻,拿锄头刨了它。“我在朦胧间好似明白,院墙便是一道命运的天界。……母亲的一念之仁是它的运气,它运起了,却不知止,不知万物的命格都已早早注定。它如果窥得‘天道’,不去无节制地生长,或许也不至于最后一朝命殒、悲情落幕。但有时我又想,那棵野桃树,或许并不后悔它的选择,它虽是一颗野果,却并不甘心一辈子困于一隅。那么它若是一棵结满了肥大鲜美的果子的树呢?命运是否便会就此不同?”

有感于此,毕啸南决定写一部关于命运的故事,并最终完成了《一生何求》。

《一生何求》讲述的是来自胶东半岛的一个平凡家族,渺小的四代人,在长达一百三十多年的叙事长河里,人物命运在历史潮水间沉沉浮浮:晚清最后一届秀才毕富海与他的奴仆哑巴哥儿在奔赴乌苏里莽林的传奇大逃亡中,一个可怜人以一种高尚的死法,最终获得了对自我生命价值的“喜悦的肯定”;陈余生、毕文荣与胡蕙心三个人长达半世纪的生死之恋里,他们守卫对爱情的信仰,在有限与虚无的人生中,留下了一些可贵的东西,化作永恒……

除了厚重的奋斗与家族史,《一生何求》也关注到三个来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乡村的“异类”女性,她们跳舞、种花、买九十年代最时兴的衣服,她们也沉溺于欲望、自杀、杀人、以恶制恶……她们与村庄周旋,寻找精神的自由世界。毕啸南认为,这些女性在提醒着我们“女性追求的不是与男性形式上的平等,而是各自有展现性别特质的权利、空间、尊严,以及积极、自由、均等的可能性。”

现场

7月14日,作家毕啸南的小说《一生何求》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图书大厦举行。在发布会上,毕啸南讲述了《一生何求》的创作背景、人物特点以及情节设定等,并且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和经验。

《一生何求》是毕啸南继《在你们离开以前》和《生而为人》之后的又一小说作品,如上文所述,此书以晚清最后一届秀才毕富海的故事为开端,一直延伸至2023年,讲述了四代人横跨百年的命运轨迹,有国境线上的生死大逃亡,有底层女性的爱与自由……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风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人生路漫漫。

《一生何求》单篇独立成文,整体又是一部壮阔的家族史。

在毕啸南的分享中能够感受到,他的作品里始终带有一种自觉的历史意识,并且喜欢从时代陈旧的事物中挖掘新鲜的生命力。在《一生何求》中,他写底层人物的生活图景,读者从这些命如草芥的小人物内心看到的却是命运的大江河;他写战争的残酷,又总是在遍地灰烬里替绝望的人类捕捉一缕希望的光;他写两性之间微妙而深沉的情感,在个体坚守的故事之外,人们更多的震撼来自人性更辽阔的爱。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袁明评价说:“毕啸南的作品,一切都围绕着‘人’这个字而来,关心人类的根本问题,这是作家最宝贵的自觉意识。”历史学者、作家苗棣说:“作者(毕啸南)在这部小说中体现出的那种悲天悯人,那种人道主义精神,是我们的文学中特别需要的。”

Copyright 2018-2024 趣玩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49689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