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找一个品牌来代表中国汽车,我觉得应该是红旗。”红旗天工08上市发布会的第二天,在面对媒体专访时,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红旗品牌运营委员会副总裁柳长庆如此说道。
柳长庆这么说并非只为自家产品正名,背后的意思其实在于,运营红旗这样一个对中国汽车有非凡意义的品牌,既深感使命光荣,也明白责任重大。
自新红旗战略发布以来,想必每一位为此奋斗过的红旗人都有同感。正因如此,自2018年1月8日新红旗品牌战略在人民大会堂发布开始,连续七年,红旗品牌实现正增长,尤其是刚刚过去的2024年,红旗品牌再攀高峰,共售出411777辆,同比增长17.4%,用柳长庆的话来说就是:“(这个成绩)记载在了红旗发展的历史上。”
这是属于红旗品牌的里程碑时刻,突破40万辆的大关,意味着属于中国汽车的豪华品牌终于站在了世界的前列,实现了对日系、美系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超越,距离BBA也仅有半个身位的差距,而这还是在BBA拥有几乎全品类覆盖的前提之下。可以说,距离超越顶流,红旗仅差临门一脚。
身处新汽车时代的大背景下,作为“共和国长子”,中国汽车的门面,坐拥这片土地上得天独厚的领先新能源技术、产业链等,无疑是红旗品牌踢出临门一脚的最佳机遇,而天工08就是红旗品牌给出新答案的开端。
天工08能为红旗再次腾飞开一个好头吗?目前一切还尚未可知,但并不妨碍可以从其它角度来判断红旗新能源成功的可能性。
红旗人的新面貌
无论汽车怎么变,从“出行伙伴”到“智能移动终端”,但底色永远是商品,商品是由企业设计、制造,而企业由人组成。因此,一个个有干劲、冲劲的人组成的团队,一个充满蓬勃生命力的企业,才有可能造出受市场追捧的产品。
“或许这是我参加过氛围最轻松、沟通最畅快的汽车类央企的沟通会。”沟通会结束后,不少同行如此评价道。
正如同行所描述,如今的红旗人身上透着一股真诚、有决心的干劲,在这样一个汽车工业处于转型期的重要时刻,红旗人也与时俱进用自己的方式展现着自己的决心。
这种团队的活力与企业思维方式的转变,除了在回答媒体提问时的不回避和对用户诚意满满的态度中有所体现外,也在营销层面以更接地气的沟通方式呈现。
此次天工08上市前夕,红旗一改往日谨慎的态度,邀请了一大批用户参观了天工08从研发、开发再到实验室验证直至最后落地生产的过程,近距离让用户、媒体感受红旗对于新能源技术的深厚积累,同时也让用户与媒体积极参与进产品的定义、研发、生产过程中,让在“造车不再是工程师思维”具象化呈现在大众面前。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平台CEO周时莹对一切改变也有颇深感触,她表示,这是她在一汽工作的15年中第一次大规模看到用户来到研发端、生产端,看着用户眼里对产品、技术充满期待的样子。对于一个习惯了“工程师思维”的人而言,这种转变前所未有,却充满了希望,因为只有将红旗的技术底蕴积极展现给用户,向用户、市场传递出红旗有能力应对每一次市场、用户消费习惯并做出最前沿产品的实力,同时将央企积极面向用户并求变的态度展现出来,用户、市场才会打心底接受、认可红旗的产品。
肉眼可见的营销思维和产品思维转变,只是红旗转型的显性面,而它的隐形面则是红旗为了应对市场的变革,内部更高效、更有活力的团队和体制。
周时莹还表示红旗在内部组建了由25岁-30岁的年轻人组成的数百人研发和营销内部用户体验群体,为的便是打磨产品时更贴近目标用户、更好地服务用户。
据《汽车通讯社》观察,以往的车企,尤其是央企国企,鲜少有如此接地气且行之有效的举措。
不光如此,柳长庆也分享了内部为运营好新红旗战略、推动红旗新能源的发展,针对资源分配、分工的高效管理机制。
“总部运营红旗。原来我们有红旗经管会,那个时候就是一汽的领导班子从2018年开始,举全集团之力,动用全集团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在复兴红旗或者说发展新红旗。我觉得这个机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董事长到总经理,到集团的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都亲自在干红旗。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这样一种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来干大事的运行机制,看起来可能是阶段性比较好的选择。当然,这种机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2023年10月份,集团公司又成立了红旗品牌运营委员会,在前期整个集团领导班子全面运营红旗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也就是部分集团领导进入到红旗运委会,也补充了以我为代表的一些新鲜力量或者有生力量进入红旗运委会,使红旗运委会既在原来集团常委班子运营的能够集中资源、能够有最高的关注度、最高资源支撑的基础上,又兼顾了效率。红旗运委会的决策效率还是非常高的,我们虽然是七名成员,但只要有四名过半数就可以决策了。而且如果有重要的紧急事情,不受每周工作机制的限制。这是比较重要的机制变化。”
而在产品层面,柳长庆则说:“去年我们全面推行产品CEO制,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运行机制变化。做制造业企业,产品成功永远是王道。红旗过去几年的发展,成功也在于产品,不成功的地方实际上也是在产品。我们怎么能够保证最大化的产品成功,第一是责任。以姜丰总为代表的产品CEO,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负责。他现在管理的维度,甚至市场销售的商务政策都要经过他确认和认可,因为商务政策会影响产品收益。现在某种程度上说,产品CEO确实担负很大的责任,如果产品不挣钱,他是最着急的,因为这与他的绩效、KPI息息相关。所以,他会带领团队去优化费用,甚至开拓海外市场等等。第二是通过他的拉动,所有人都要在价值链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比方说,如果在姜丰管理的产品线上,研发总院的副院长打造货架,就跟中药库一样,有什么样的技术、装备,姜丰是要做选择题的,要根据不同产品的档次、竞争市场的需要来做选择题。每个选择都意味着成本,但是每个选择也意味着是增加还是减少竞争力。这就使我们的运营效率增加,责任感增强。第三,围绕大家共同的产品目标在去做努力。”
总体可以用“灵活”“快速”“精准”三个词描述如今红旗品牌运营委员会的管理状态,针对用户需求、消费习惯灵活调整,快速做出响应,整个集团形成合力,跟上甚至超越市场的节奏。
这种快速响应机制更多类似于私企的做法,但这一切也正在红旗内部展开,也只有这样,红旗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占得先机、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无论是高管团队,还是执行人员,如今的红旗人上下齐心,透露出一股“一定要干好”的干劲,他们既有对过去品质坚持的责任感,也有与时俱进的视角、思维方式,这样的一群人、一条心朝一个目标使劲,大胆对以往的“机制”“思维方式”说不,这样的新红旗人,没人会质疑他们走好新能源转型之路的能力。
红旗车的新视野、新技术
一款经得住市场考验的好产品,除了一群想做事的人,还需要拿得出手的技能,而就新技术而言,红旗新能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相比于其他的品牌,我们最深的底蕴是在我们的技术上。刚才周博士和各位分享了我们天工、九章,包括后续还会推出鸿鹄平台,秉承的核心就是我们的关键核心技术是自主掌控的,就意味着我们后续给用户能够提供更多快速迭代,甚至是千人千面的体验。”关于红旗新能源的技术,一汽红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肖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于红旗技术领先的高度自信。
他的自信也并非盲目自信,而是有迹可循。以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安全性能为例,无论是看得见的部分还是看不见的部分,红旗新能源都可以说全力以赴。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产品线CEO姜丰用了“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两个维度进行了解析。
“看得见”的方面,天工08的电池能通过中汽中心的魔鬼四连环,就是最好的佐证,而它的背后是74%的高强钢用于底层材质防护,同时配合上超高强度的9H4M笼式车身结构以及非常强的电池箱体的防护,由此才能保证在各种严苛测试下,电池包不短路、不起火、不爆炸的超强稳定性。
而在看不见的方面,姜丰则以电磁安全、健康安全为例,在国内乘用车开发领域最大的整车半消声试验室NVH试验室内,对于所有的辐射部件的单体进行组合的降噪设计,同时系统性地把我们的座舱和局部区域进行了辐射的隔离。直接带来的效果是天工08在座舱内测试到的辐射量,基本上和一款常用的蓝牙耳机相当。
而在选材、工艺方面,红旗则以婴儿级和无味、微味、无化学添加剂为目标,比如天工08的车内用的是OEKO-TEX认证的婴儿级安全接触材料,甚至皮质材料都特别选用通过荆树皮、刺云实等纯植物纤维来鞣制的皮质用料,以此保证车内的无刺激性味道,用户有着健康。
而对于如今行业的智能化趋势,红旗也一改汽车类央企国企“闭门造车”的做法,而是大胆接轨市场,让专业不同的企业各自发挥强项。
正如周时莹所言,红旗也看到了市场顶级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据此将打造出“更红旗”的智能化表现。以天工08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为例,已于去年正式导入两段式大模型的高速、城区NCA功能,而对于一段式的端到端大模型,将于未来在内部会先在研发端上线,然后开启压力性和路面仿真测试,再导入到店端和用户端,进而升级到一段式的端到端的大模型。
以上也基本是目前市场的主流做法,而红旗则是要探索其中的差异化路线。周时莹表示:“未来红旗的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将加入了安全设计。在大模型输出的过程中,预瞄轨迹会基于规则挑出一个最安全、最保险的方案。同时,我们还配备了安全监控系统,我们导入了现在中国路面上已知的所有道路交通事故的数据,帮助我们判断如何在AI生成的智能推荐中挑选最安全的路径并执行。”
根据《汽车通讯社》观察,目前的两段式端到端仍存在一定的技术短板,甚至有些时候车辆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违反交规操作,而红旗将加入底线设置,进一步优化智驾带给用户的体验。
周时莹也明确表态,天工08上的高阶辅助驾驶系统是以合作的方式,与合作伙伴卓驭科技(大疆)共同完成的。但其中也没有完全跟着卓驭科技(大疆)的步伐走,而是保留了自己的专业性和要求,例如天工08高阶智驾的安全兜底和安全大脑,便是红旗研发团队根据功能安全、道路法规的要求去自己开发的,而它的背后是红旗大概四百人的研发团队,未来很可能是两条路线并行,一种是自研,另一种则是合作,未来可能是内部择优,也可能是交由用户选择,大约会在2026年实现。
开阔视野的开放融合态度和对技术创新的坚持,是目前红旗应对未来发展的做法,通过“看世界”和“做自己”,红旗构建了自己的新技术体系,并规划了最适合自己的的差异化路线。
新红旗的新产品
“对于红旗品牌来说,用户对美好汽车的向往,就是红旗人的奋斗目标。我觉得红旗品牌应该承担起这样的使命和责任。”在总结转岗运营红旗品牌的感触时,柳长庆如此说道。
事实确实如此,红旗新能源造车,就不能盯着一小片细分市场,不能只盯着一部分目标受众,而是需要面对大众,需要做满足每个人期待的好车,新汽车时代更是如此。
因此,红旗天工08,不仅要有硬刚主流产品优势的实力,更要对它们的短板进行补强,要满足每一片地区的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期待。
而天工08也算是不负众望,基于红旗在低温电池、低温电芯的方面的极致努力。无论是传统的续航、智能化、驾控、配置,还是低温环境下车辆的适应性,如电池电量的保持率、故障率等,天工08都展现出了极其优异的性能,天工08在此次极寒试驾活动中,以稳定、可靠、实现性的表现让每个参与者都毫无顾忌,便是最好的佐证。
要知道,天工08的到来仅是去年11月12日红旗品牌新能源之夜上提到的技术落地的新开始,基于天工、九章,接下来将迎来红旗新能源的产品大年,多款新能源车型将覆盖更多细分市场,让每位用户都有值得信赖的红旗新能源可以选。
柳长庆还提到未来的红旗将以高质量发展和销量增长同步进行为目标,天工08身上展现出的新态度、新思路、新面貌、新技术,或许就是其面对竞争更激烈的未来市场敢于定下高目标的底气。
最后,借用一汽红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强的话来总结如今的红旗品牌——“无论是品牌、产品、技术、研发,我们都在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自信,我们的营销也是在又红又新的基础上,力争做到真实而生动。”这样的“新红旗”必将在汽车新时代再上新台阶,在世界汽车舞台发出更响亮的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