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不完的表格、打不完的工作卡、拍不完的照片,大数据时代下一切工作皆要电子留痕的过要求,给多基层工作员增添了重的“指负担”,不少被困在app、微信群和电子表格的基层工作人员自嘲为“表哥”“表姐”。
关注到这一“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全国两会召开在即,长期聚焦社会民生和基层需求的全国政协委员、知名作家蒋胜男带来一份《有效利用大数据平台统筹安排,为基层减负增能的提案》。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初,中央通报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其中,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洈水镇因村干部政务APP、工作群打卡、学习、留痕负担重被通报。
“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年报,多口收集、多头报送,天天在冲刺,事事都紧急,基层干部东奔西走。而用于切实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时间被严重压缩,最终基层减负不止沦为空喊口号,甚至还要为此多填一张‘基层减负整改工作进度表’。”
然而,尽管有相关政策的出台和文件的制定,基层减负问题却长时间未得到真正的解决。政策不落地、文件不执行,导致基层干部在承担繁重工作的同时,还要面对扎堆而来的报表和形式主义的要求。这种现象的出现,实质上是政策与实际执行之间的脱节。
基层干事们面临的困境是复杂的。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需要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要求和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基层干部不得不将工作的重心转向应付表格和报表,以满足上级的要求。他们被迫在纸面上展示工作的成果,而真正服务于群众的时间和精力却被严重压缩。
一方面,基层干部们需要应对繁重的表格和报表,另一方面,他们也面临着错误和失误的压力。由于工作繁忙,他们可能会忽略细节,导致错误的发生。这种情况不仅浪费了时间和资源,还可能给群众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打板子和奖励机制的做法并不能解决问题。过度强调结果导向和绩效评估,只会让基层干部更加追求形式上的表现,而忽视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愿。
基层减负的意义在于让基层干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如果我们只注重报表和形式主义,而忽视了问题的本质,那么这种减负的意义就丧失了。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表面功夫。
因此,解决基层减负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审视现有的数据平台和信息化工具的使用情况,评估其对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实际贡献。其次,部门之间需要加强协调和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劳动和信息碎片化。第三,评价体系应更加合理,注重工作质量和实际效果。最后,基层工作者需要得到充分的培训和支持,提升他们对数字化工具的应用能力。
只有通过综合施策,我们才能够真正解决基层减负的问题,让基层干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群众,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