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跑了不少地方,发现身边的事儿变了不少。房价降了,但年轻人还是不敢买房;工作不好找,但送外卖的倒是一天比一天多;存钱利息越来越低,养老成了让人头疼的大事儿。这些都是真真切切发生在身边的事,说说最近两年我看到的五个变化。
去年去郑州看朋友,发现那边房价比前年便宜了挺多,中介说再降下去可能连成本都回不来。上海深圳这些大城市也没能扛住,房价开始往下走。政府放了不少政策,取消限购、降利息,但好像都没啥用。我有个表哥在石家庄,他说现在买房的人少了,很多房子空着没人住。
工作更不好找了,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又多了几十万,找个活儿比登天还难。我表姐学设计的,投了两百多份简历,最后只能去奶茶店打工。不过现在送外卖、开网约车的人倒是多了起来,我认识一个学计算机的,辞职跑起了专车,一个月能赚一万出头。政府现在也开始支持这些工作,说可以交社保,但收入不稳定,有时候一个月也就五千。

存钱更不划算了,银行利息低得可怜,一年存一万只能拿一百五。我妈非要存定期,说这样最安全,可钱越存越不值钱。听说国债利息还能到三厘,但买的人太多根本抢不到。有人炒股基金,结果亏得厉害,我爸的朋友去年投了十万,现在只剩六万。
AI现在真普及了,去深圳吃饭,机器人端菜都成常态了。银行柜员少了三分之一,听说都被机器取代了。有个做客服的朋友,公司裁了大半人,剩下的人和AI一起干活。最夸张的是网上聊天,很多人找AI当树洞,比跟爸妈聊得还多。不过这些机器也就干点重复活,像写方案、谈合作还得真人上。
养老问题更让人发愁,街上老人越来越多。我奶奶说她那个小区,一半都是老人,年轻人很少。生孩子的人越来越少了,我表姐弟俩都不打算要娃,说养不起。东北有个城市养老金都发不起了,只能靠政府补贴。现在流行“以房养老”,但很多人担心房子被拿走。北京上海试了个新办法,让年轻人住老人房子,帮忙照顾,但住一块儿总归不太自在。
房价降了,刚需的人倒是能买得起,但投资的人得小心。工作难找,但灵活就业也能混口饭吃,就是没保障。钱存银行不值钱,得自己想办法增值,但风险又大。AI抢了部分工作,但也创造了新机会,学点新东西总没错。养老压力大,得提前规划,别等老了没着落。
这些事儿每天都在发生,谁也躲不开。房子、工作、养老,哪样都得面对,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就是得想办法活着。